第十四屆 台積電

1
2
3
4

老派書寫,新意無限: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的傳承與創新

2021-12-09 19:45  楊詩涵(udn 500輯 文藝視角
記者/吳致碩攝影   圖/取自IG@chingchwang

文化傳承  就從好玩出發:書法、篆刻藝術家 陳宏勉

 

踏進書法、篆刻藝術家陳宏勉的工作室,有一片令人震懾的風景,那是一筒筒宣紙以時光、筆墨砌出一面牆,橫臥在他的書桌之後,壯闊而無聲的為他的創作履歷背書,「我的父親、祖父都是老師,在家鄉有座高明寺,若有法事,經常邀我父親去寫字。」在書香家庭長大,陳宏勉高中讀的是早期為農業學校的東石高中,「裡面有位看管農具的人,天天在那裡寫字,我就去看他寫,他就把我也抓去寫,就這麼寫起來了,每天早上寫完宣紙摺疊的24個字,就上學去。」而學校圖書館有很多碑帖,他興沖沖的帶回家給父親看、和父親聊,父子兩人的溝通,透過一筆一畫,就這麼牽成起來,「因為我初中全部不及格、書讀得很壞,祖父和父親面對這個孩子真的是瘋掉了、也沒輒了,在那個考大學那麼難的年代,後來我竟然考到國立藝專雕塑科,他們高興得不得了。」

 

豐富的閱歷帶來的洗鍊、輕鬆,陳宏勉話語幽默、態度從容,邀請他以老派書寫的浪漫來寫給自己一句話,他說,「百事可樂!」從一句話延伸出一封信,給自己、也給後進,「所有東西最重要的,就是把它當成一個樂子來玩,會好好做、用心做的前提是喜歡,因為喜歡而入迷,就像談戀愛,愛到幾乎瘋掉了、就會進入狀況,開始探討多重面向、延伸出各個角度、產生各種變化。還有玩的態度也很重要,每件事都可以正向去想、負面去想,就變化無窮,可以想出100個喜歡、100個討厭。」

 

目前投入全國大專院校篆刻比賽、明年3月即將在2022年國父紀念館50週年館慶系列舉辦展覽,陳宏勉還是「百事可樂」為優先,「我就是喜歡玩,逛市場買菜回來,和太太一起亂煮,也很有趣,我想傳達的是,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來自生活,離開生活,就單調了。」提及書法美學的傳承,他表示,「現在畫圖都不用筆了,你還要人家拿筆寫書法?以前書法是有所用,鋼筆問世之後、毛筆就不用了,失去實用性,它就變成展演性質,說是陶冶心性、讓自己靜下來都好,關鍵是書法得是你喜歡走進去玩的項目,就會『百事可樂』,好玩就會有所延伸與衍生,不需要背負包袱、歷史,就像去年是庚子年,我印章刻了60個,今年是辛丑年,刻了56個,那明年又會刻幾個?不知道,但是因為很好玩,可以一直刻下去。」

文創跨界  豐富創作能量:書法詩人 何景窗

 

提及書法漢字與文創、藝術、時尚的跨界創新潮流,不能不提到正在台南舉辦「當樹:何景窗書法藝術展」的何景窗,以獨有的風格與美感,將書法變成符號、圖像,看似字、卻又似畫作,以書寫的結構、行氣、節奏感,娓娓道來埋藏文字背後的氛圍與情感,何景窗對於和魏如萱合作「還是要相信愛情啊混蛋們」歌曲MV中的歌詞書寫印象深刻,「因為是李格弟(夏宇)的詞,年輕時就閱讀她的詩集,寫來特別有感,這首歌詞是逐字寫就,所以完成後的原稿很漂亮,像一個長篇,但是對導演來說,是拆解的文字元素,在影像中變成一個個浮現在螢幕中的字,相當有趣。」

 

曾在廣告公司擔綱文案、就讀台南藝術大學、負笈英國三年半,返台後在多個城市旅居,目前定居台南的何景窗,其實在成長過程中的深思熟慮中,就篤定自己想靠文字生存的目標,而她開始將書法融入生活中,是就讀南藝大時看到董陽孜老師的「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」,開始創作,「我寫著寫著,也是在寫了約莫10年,才確立『這應該就是我的字的樣子了』。」那約莫是《想回家的病》散文集初次完成時,篇章標題都是她書寫的文字,開始跨界合作後,包括魏如萱、五月天的歌詞、曲目,或是店家「提拉米許」的商標、和台南市文化局打造鐳射印刷刻字鉛筆、與台中大毅老爺行旅合作的牆面等等,都令人印象深刻,「與其說是跨界,我更傾向於說是合作,我最感興趣的部分,來自於不同材質的實驗,因此我的配合度很高,因為對材質相對陌生,就會退後一步,想傾聽他人的想法與觀點。」

 

她也曾和台灣服裝設計師品牌oqLiq合作,書寫「阿貓阿狗」印花系列;和Mao’s樂陶陶的聯名,更是跟上了時代的潮流,「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度,除了『一生二人三餐四季』的大房碗、或是大家熟悉的『貓肥家潤』之外,夫妻幸福成家禮盒組的碗上本來各自書寫夫、妻兩字,但有人來訂做夫、夫或是妻、妻的組合。」這是商品延伸的時代感與甜蜜,何景窗笑著說,如果要訂製夫、夫、妻或妻、妻、夫,當然也是可以的。

 

藉由合作,何景窗表示,她同時在擴充、更新自己的內容,也爬梳對世界的理解,「直接透過人和人之間的接觸、與不同產業的合作,我可以用書法接觸的面向更為豐富,對我來說是有趣的、好玩的。」

 

報導全文及圖說:https://reurl.cc/qOEALE

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