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

【國寶書源 金文集字】焦點活動 花絮

2016/11/11

11/11下午,一群身穿新竹高中制服的學生,拿著手機穿梭在故宮常設展「吉金耀采-中國歷代銅器展」展場,大家不斷抬頭、低頭,在展櫃內的青銅器、牆上的大圖輸出中尋找著甚麼。同學們興奮且專注的表情,偶爾輕聲討論,或朝著牆面鎖定的目標拍照,神秘的模樣引起許多參觀民眾的好奇,也紛紛拿出手機跟著拍,還有幾位民眾靠近詢問,大家在找甚麼這麼有趣呢?

邁入第九屆的「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」,特別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擔任共同主辦,希望藉由故宮珍貴的國寶藏品,讓年輕學子認識漢字文化的起源,以及書法美學的流變。11/11,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邢智田董事、國立故宮博物院李靜慧副院長、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許峻郎執行長、國立新竹高中校長李明昭及竹中近40位語文資優班和喜愛書法的師生,齊聚故宮兒童學藝中心,共同參與「國寶書源 金文集字」活動,也在游國慶及三位志工老師的導覽下,參觀了故宮常設展「吉金耀采-中國歷代銅器展」。

本屆書篆大賞的主題「小子毋畏」,便是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許峻郎執行長從毛公鼎上集字而來的句子。「小子」原是周王與貴族子弟的自謙之詞,延伸為所有懷志的人們;「毋」「畏」則是青春無敵的直接陳述,正如學習書法篆刻,只要練足功夫、做好準備,便能無懼,也因為遠志而堅定,便能毋畏、大膽追尋屬於自己的路!導覽老師也說明,這「毋」字很像母親的「母」字,如同母親總會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能做,關心地唸叨著,毋就是這樣來的。

在故宮擔任研究員,也是台灣甲骨文與金文專家的游國慶老師,特別為這次活動設計了「捕文捉字 臉書貼金」金文集字遊戲。5位貴賓在活動中揭開題目卷軸,5組金文集字題目中的所有單字,都選自毛公鼎、散盤、頌壺、宗周鐘、子犯龢(ㄏㄜˊ)鐘等五件青銅器展品的金文(銘文)。

同學們認真地在牆面上尋找隱藏在距今約三千年前、國寶青銅器金文篆書中,帶祝福與祥瑞意涵的隻字片語,手機拍下單字後再以拍照軟體拼合出金文吉句,上傳至書篆大賞臉書中的「捕文捉字 臉書貼金」遊戲活動專頁。除了指定題目外,也鼓勵同學設計創意「金句」。有同學集字拚出「唯我魯尊」、「我乃魯王」等句,現代魯字有魯蛇之意(英文loser失敗者的諧音),游老師也為同學說文解字道:就金文上的篆書「魯」字而言,原是指魚離開水面後嘴裡發出的聲音,而字形就像魚在說話(曰),老師還順勢模仿魚兒說話的樣子(真的非常流利…)。同學們的創意與游老師的風趣幽默,讓現場笑聲、掌聲不斷。

這次活動以活潑的遊戲角度,希望能讓大家認識故宮館藏國寶文物,並從歷代金文的字形樣貌,窺看不同的時代氛圍,以及篆書字體在歷史長河中的流動與呈現;期盼學子在感受漢字文化的博大深遠外,也激起大家對漢字書法的學習興趣與熱情!